现代“嘎子”追贼记本报记者 陈卓 文/摄 通讯员 魏朋进
前几天记者来到丁丁(化名)家的时候,他正在和小伙伴杀象棋,全神贯注,不为外界所扰。他的周围,有家长、邻居、记者以及各色看热闹的人。 丁丁好像并不明白,自己的灵机一动,为何会引来众人关注。当时,他只是不想让小偷逃掉,同时,不想让自己被小偷伤害。 当然,丁丁的故事,也让更多的大人看到,教育孩子自我保护式的“见义勇为”,有多么重要。 回放:“小鬼”栽在“小小鬼”手上 8月27日下午,8岁男孩丁丁外出回家,发现两名陌生男子从自己家里出来。他不动声色,一路跟踪这两名男子到他们的住所。第二天,丁丁带着父亲找到这两名男子,配合民警将他们抓获。 丁丁这几天才刚上一年级,只会写自己的名字。那天在宁波江东福明派出所里,在爸爸(监护人)的帮助下,他作了笔录: 民警:民警叔叔向你了解昨天下午有人到你家偷东西的事情,你把看到的向民警叔叔讲一下好吗? 丁丁:昨天下午,我和堂弟在家门口玩,我发现有两个人从我家出来,那时候我没有响,昨天晚上爸爸回家后,我就跟他讲了。 民警:后来呢? 丁丁:爸爸回来后,发现家里东西被偷了。今天早上,爸爸和我到那两个昨天到我家来过的人那里去了。 民警:现在这两个人在哪里呢? 丁丁:就是在派出所里的那两个人,一个穿蓝色圆领衫,头发有点红,另外一个穿黄色圆领衫。 李伟(化名)在宁波江东福明派出所交代,那天他和李方(化名)两个人在暂住房里,李方对他说,这两天在宁波没有钱用,到外面搞些钱。于是,两人商量好,李伟替李方望风,就到离他们暂住房30多米远的一住户门前,李伟看了下里面没人,李方就想办法弄开了门。大概10多分钟后,李方出来了,说是东西偷到手了。两人正准备离开,看见旁边有个小孩。 “当时这小孩没有作声,我们就直接回家了。”丁丁的镇定自若没有引起两人的警觉。当晚12点左右,李方把钱给了李伟,说是先放在李伟那边。 第二天一早,丁丁和他爸出现在他们的暂住房,问他们偷了钱没。两人不承认。 丁丁爸爸报了警。在派出所里,在丁丁的指认下,两人承认:一共偷了200元,70元花了,只剩下130元了。 李伟和李方是老乡,两人其实在大多数人眼里也还是孩子,一个不满20岁,一个还不满18岁。 教育:保护自己最重要 “他们没发现我,如果他们发现我,我就乱冲,把他们冲晕了。”丁丁对当时的情况还是心有余悸的。他坦白,看见那两人出来的时候,有点怕。 丁丁的爸爸平时在一家公司里开车,早出晚归,呆在家里的时间很少。“我跟丁丁说过的,家里来的人如果不是爸爸妈妈认识的,就是给你东西吃,也不要,更不要跟他们走。”丁丁记住了爸爸的话。幼儿园里,老师也教过小朋友如何保护自己,淘气又不爱上幼儿园的丁丁对这点倒是记得很牢。 丁丁清楚地记得,当初家门是关好的,看那两人的样子,他认为他们是“坏人”,但知道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。于是,他马上停下脚步装作玩耍,等到他们两人出发了,他就不露声色地跟在他们的后面。 “我跟在他们后面被他们发现过的,他们一看我,我就蹲下来假装玩。” 走了大约30米远,这两名男子钻进了附近一处暂住房。丁丁又在周围转了好几圈,直到确认这两名男子就住在那里之后才跑回家。 “那天晚上我回来后发现家里很乱,衣服从箱子里都被拉了出来。”丁丁爸爸说,丁丁马上上来问他,家里少东西没有?爸爸一找,一个皮夹里的200元钱不见了。 接着,出现了儿子带着爸爸找小偷的一幕。 警方通过调查最终认定,李伟和李方在丁丁家里偷了200元,证据除了李伟和李方的陈述以外,丁丁和他爸爸的证人证言,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事后,李伟和李方分别被“治安拘留5天”。 “一个8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辨认人的能力。”办理此案的民警沈军晖说,这使丁丁的指证对警方起了作用。“这么小的孩子能够具有如此应变能力,还是比较难得的。” 丁丁说了,如果这两个人发现他而且他也“冲”不晕他们的话,他就撒腿开溜。 称赞:现代“小兵张嘎” 这件事让丁丁成了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。这段时间来,看丁丁的人挺多,丁丁睁着一双机灵又带点警觉的小眼睛朝大家看看,问他话,他也不多答。不过,他很听爸爸的话,爸爸说什么他都会不打折扣地完成。 听说丁丁要上的那个学校也准备好好地宣传一下丁丁,教育学生危机时刻怎样保护自己,然后,有可能的话怎样帮警察抓坏蛋。 现在的小学都配了法制副校长,一般由派出所的民警担任。到时候,丁丁的例子就成了“身边的典型”,教育起学生来更有说服力。 “《奥特曼》、《机器猫》好看!”丁丁平时喜欢玩玩扑克、象棋,还喜欢看动画片。 “为什么喜欢它们?” “因为他们都是很厉害的人。” “那你这次抓住小偷,是不是也很厉害?” “嘿嘿……”丁丁没好意思答应,不过看得出,他同意了。 “知道电影《小兵张嘎》吗?” “嘎子吗?知道!” “喜欢他吗?” “喜欢!” 邻居在一旁笑了。“你不就是个现代小兵张嘎吗?”
|